圆顶龙是北美洲最著名的恐龙之一,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开阔的平原上,它长7.6米~21米,高4.7米,重达20~31吨。中一血量植食性的四足恐龙。
1877年,一位植物学家在科罗拉多州发现了一些零碎的脊椎化石。之后,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科普买下了这些化石,并雇用卢卡斯继续进行探测。同一年卢卡斯宣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,并把它命名为“圆顶龙”。不过,第一具完整的圆顶龙骨骼在1925年才被发掘出来,是一个幼年个体的骨骼。圆顶龙化石是侏罗纪晚期地层中最常见的化石之一,目前在科罗拉多州、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已经发现了数具完整的骨骼。
圆顶龙与碗龙是远亲,不过身材比碗龙小很多,显得更加粗壮结实。与它的远亲梁龙相比,圆顶龙的脖子和尾巴都要短许多。圆顶龙的最大特点是圆拱形的头颅骨,这也是它的名字的由来之一,圆顶龙的头颅短而高,两个大鼻孔分别开在头骨两侧,鼻端看起来很钝。它的鼻腔巨大,因此肯定具有很良好的嗅觉,从而可以有效地助它逃避敌人。
憨厚老实的圆顶龙
仿真恐龙公司从进化角度上来说,圆顶龙是一种比较进步的蜥脚类恐龙。它的骨骼形态非常适应自身巨大的体重,它的脚骨粗壮圆实,可以承担巨大的身体重量;如同许多蜥脚类恐龙一样,圆顶龙的脊椎是空心的,这样可以减轻它的体重。它的12节颈椎互相重叠,使颈部更加硬挺。我们都知道,脊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非常大,是神经传导的中枢,而圆顶龙的脊髓在臀部附近竟然有所扩大,因此有古生物学家把圆顶龙的臀部称为“第二大脑”,有调节身体动作的神经组织。不过,最近的研究认为,这里只是存在着很多反射神经,并不能起到大脑的作用,所以称贷为“第二大脑”有些言过其实。不可否认的是,这个地方的脊髓比脑部脊髓还要大。
圆顶龙的腿像树干一样粗壮,每只脚上都有五个脚趾,最内侧的脚趾上长着长而弯曲的爪子,非常锋利,这是它面对敌人的时候唯一的武器。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,它的前腿比后腿稍微短一点儿,在对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中,科学家发现凡是能够站立的蜥脚类恐龙,每一节脊椎上都有向上的长神经棘,不过圆顶龙的化石上并没有发现神经棘的痕迹,因此推测圆顶龙是四肢行走的动物,并不能以后肢站立。
它的牙齿长度大约有19厘米,就像一把把小凿子整齐地分布在颌部,用来啃断树枝和树叶。科学家发现它的牙齿磨损程度要高于梁龙,因此推测圆顶龙更善于吞食比较粗糙的食物。由于颈部长度的差距,这两种恐龙可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,不会因为食物来源而形竟争关系。因为圆顶龙脖子比较短,所以只能吞食低矮的树叶,而梁龙则主要以高处的树叶为食。在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圆顶龙都在吃东西,从一个灌木丛挪到另一个灌木处,因为要让如此庞大的身躯正常运转,它需要很多食物来补充养料。
仿真恐龙租赁中心认为圆顶龙牙齿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,不负责咀嚼。当它把树叶切下来之后,就会将其吞进肚子里。为了适应这种进食方式,圆顶龙进化出了一套非常强壮的消化系统,它会天下砂石来帮助消化胃里的坚硬食物。
对于圆顶龙化石,考古学家常常是下发现好几具,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圆顶龙是以族群为单位来进行活动的,最小的单位也应该是家庭。虽然它们是群体生活在一起的动物,但是它们并不做窝。
圆顶龙的恐龙蛋被发现的时候都是成行的,而不是整齐地排列在马巢穴中,由此可见圆顶龙产卵的时候是一边走路一边生下恐龙蛋,这个现象实在令人惊讶了。并且在幼龙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并不照顾它们。
由于挖掘出来的化石资源十分丰富,对圆顶龙的生长发育过程,科学家也有一定过程度的了解。美国曾经出土了一具6米左右的小圆顶龙化石,这副骨架十安完整,埋藏姿态就像一匹奔腾的马。仿真恐龙租赁中心通过这具精美的化石标本,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成年的圆顶龙相比,幼体的头骨所占比例更大,眼眶更加明显,脖子也更粗短,它们的骨骼尚未发育成熟,绝大多数骨缝尚未愈合。这些变化与如今的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相同。
圆顶龙看起来呆呆笨笨的,但是它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。正是通过它,我们对远古的神秘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。